扬州网讯 (记者薛舒文)大气污染防治,关系百姓生活。今年以来,我市开展了“降尘治车”蓝天保卫一号行动。昨天,记者从我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共立案查处涉气案件128件,处罚金729.5万元。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今年上半年我市PM2.5源解析结果,机动车船来源占比达34.7%,已超越工业、燃煤等,成为我市PM2.5的首要来源。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开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到今年年底还将实现对燃煤工业窑炉、粮食烘干炉的“清零”,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或者淘汰。
治气方面,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全市环境执法部门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执法检查,先后开展2轮次大气污染防治交叉执法检查,3轮次工业企业大气强化执法检查。检查工业企业、“散乱污”企业1885家,查处环境违法问题49个,责令整改各类环境问题473个,应急管控期间夜查企业比例达65.5%,持续严管大气污染。此外,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共立案查处涉气案件128件,处罚金729.5万元。
根据今年上半年我市PM2.5源解析结果,我市机动车船来源占比达34.7%,已超越工业、燃煤等成为我市PM2.5的首要来源。针对该问题,我市开展“治车”会战,对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面开展船舶尾气、船舶油品等执法检查,从4月份以来,检查船舶1447艘次,督促整改各类违规行为626起,实施船舶燃油质量抽检27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