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安亚
习近平总书记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考察调研时指出,“扬州是个好地方。”笔者有幸作为三湾公园建设的参与者,见证了运河三湾区域从原先脏乱差的“城市洼地”,嬗变为景色秀美的生态公园,成为建在群众心中的幸福花园。这些沧桑巨变充分印证了“好地方”是人民群众创新实干、努力拼搏奋斗出来的。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追求,把各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运河三湾美丽蝶变的生动实践,提醒我们应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为要、民生优先,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补齐社会事业短板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民生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找准民生短板与弱项,分清轻重缓急,精准发力突破,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平衡性。要加快高水平医疗建设,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完善城乡医疗体系,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增强社会应急医疗保障能力,提高社会医疗服务水平。要推动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特色化。要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努力提高城乡人居环境。在有效推进富民增收上下功夫。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扎实做好现代农业发展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二、三产业,以产业繁荣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大力开展产业就业扶贫,加大乡村建设推进力度,高质量实现脱贫攻坚。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推进稳企稳岗就业。织密社会保障体系,做好民生兜底工作,不断加强养老、助残、助学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让社会困难群体活得更有尊严。强化财政保障机制,确保更多的资金优先安排民生支出,更多的资金向民生项目倾斜。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方向指引,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共识和呼声。注重科学规划引领。着眼生态良好、业态丰富、形态优美,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各项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在县域“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绿色生态就是发展底色,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政策,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一手抓升级改造传统产业,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按照“绿色、减量、增效”的原则,通过智能绿色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要坚定信心、保持耐心,锲而不舍培育发展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社会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度、对就业的吸纳力。注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加强整体谋划,做好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产业带,努力使扬州走在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前列。
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动力源泉,把苦干实干融入日常。三湾从原来水患不断的运河古道,到商船如织的黄金航道,再到如今景色秀美的生态公园,其变迁史也是一部扬州人民的奋斗史。苦干实干,才能破解万难;奋力拼搏,才能创造幸福。争做改革创新的表率。要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拓展思路,用创新的思维破解难题。抓住化解重大风险、创业就业、社会保障等关键问题进行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以改革破难题,以改革促发展。争做攻坚克难的表率。要做到善作善为,敢于直面困难,勇挑重担,在关键时刻冲在前面、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机遇,担当实干、务实求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全面突破。争做争先创优的表率。要牢固树立落实为重、实干为先的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踏实干事、促进发展上,全面开展“比学赶超”,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作者系宝应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