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爱肝日的主题是“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乱用药物是否会伤害肝脏?哪些行为对肝不好?哪些症状可提早发现肝病?市第三人民医院举办“全国爱肝日”宣传义诊及科普现场,不少居民前来咨询和就诊。
两度住院
乱吃药“吃”成肝损伤
肝脏作为成年人体内最大的实体器官,担负着多种重要功能,也面临着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潜在肝脏损伤因素的威胁。
“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在逐年提高。日常门诊中我们经常能接诊到此类患者。”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顾明华介绍,前两天他就接诊了一个再度住院的“熟面孔”。
35岁的赵先生(化名)遇到了“头秃”的烦恼,为了增加发量,他购买了生发胶囊服用,谁知过了一段时间,皮肤变黄,连眼白也变黄了。察觉到身体不适,赵先生前往医院就医。
“当时患者肝功能出现损伤,情况比较严重,收治住院了一段时间。”顾明华说,赵先生因为一直服用生发胶囊导致出现了药物性肝损伤。经过住院治疗,已康复出院。
时隔两个月,顾明华再次在病房见到了赵先生。“怎么这次又来住院了?”顾明华问清楚情况后,有点哭笑不得。原来,赵先生经过住院治疗后,不敢再随意吃生发类的药物,他觉得自己身体需要保养,于是自行购买中药服用调理身体。结果吃了两个月,身体没调理好,再次因为药物性肝损伤而住院,这次肝功能损伤更严重,转氨酶高达1500多,黄疸高达150左右。
多知道点
如何避免药物性肝损伤?
1.严格按推荐剂量用药。避免同一种药物叠加使用导致药物过量造成肝损伤。临床上因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引发肝功能、肾功能损伤的时有发生。
2.严格按疗程用药。很多药物在疗程内服用一般对身体不会有影响,一旦变成日常用药,天天吃就有损伤肝肾的风险,比如抑制胃酸的奥美拉唑。
3.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这会导致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引发急性肝功能损伤,比如服用他汀时同时吃红霉素。
4.避免私自滥服中药、保健品。中药、保健品安全无毒的这种概念真的应该摒弃了,中药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滥用却会适得其反。
5.用药过程避免大量饮酒。谨记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
6.定期监测肝功能。以便及时停药,或调整用药方案。
哪些药物会引起肝损伤?
目前已知,至少有1100种药物会引起肝损伤,常见的比如以下几种:
解热镇痛药及感冒药: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
镇静安眠类药物:氯丙嗪、安定等;
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等;
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等;
抗癌药: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等;
中药:土三七、何首乌等。
除此之外,生物制剂、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也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
在众多药物中,抗结核药物、中药及抗生素是导致急性肝损伤和重症肝损伤的三个主要原因,服用这几类药物一定要遵医嘱服药、肝功能监测。
哪些症状可提早发现肝病?
肝脏是功能很强大的器官,一般轻度肝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肝脏肿瘤到了晚期以后出现肝区剧痛,出现全身营养衰竭等症状。对于肝脏的健康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检,只有体检才能发现轻度的、早期的肝脏的病变,包括肝脏的肿瘤。
一般情况下,体检中的肝功能检查、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这三项,可以诊断出绝大部分的问题。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也同样需要警惕,如果跟平时相比明显感觉到疲劳或者疲惫,右上腹出现胀痛、不适,伴有轻度的厌食、食欲不振、腹泻这些情况,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的征兆,建议此时尽快到就近的医院做检查。
专家介绍,日常工作、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并不传播乙肝和丙肝。日常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
肝癌与酗酒、过度肥胖、经常吃变质食物以及患上病毒性肝炎等原因有关,想要预防肝癌,要远离这些不良因素,积极控制体重,患有肝脏疾病应积极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多注意自己的生活和作息。
通讯员 陈梅英 记者 王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