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月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意义重大。
一是强化学习,深刻认识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思政课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先后印发系列重要文件政策,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提供了保障。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肩上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责任担当,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二是把握要求,全力推进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在目标方向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内容供给上,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建设,不断强化课程资源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及时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将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融入课堂教学,纳入课外宣讲,强化思政课的时代性;要拓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深化校馆、校地、校企共建,持续深入开展绿色乡村研学、红色基地寻访和金色理论宣讲活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要深度参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资源供给、平台打造、师资培养等方面强化协同,形成合力,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在方式方法上,要认真贯彻“一省一策”方案,构建课前“云课堂”、课中“主课堂”、课后“大课堂”一体贯通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要深入落实“八个相统一”具体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通过案例教学、沉浸体验、主题研讨等方式,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引导学生懂政理、明学理、通事理。要通过开展“最美笔记”评比、读书分享、“大学生讲思政课”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积极思考,不断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从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者变成宣传者、实践者。
三是建强师资,为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要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人格正、自律严”的标准,强化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在思政课教师选用、管理、考核中,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对于在政治立场、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思政课教师,一律实行“一票否决”;要关心思政课教师成长,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题培训、课程培训、示范培训、学历培训;要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通过师徒结对、专家指导、比赛练兵等方式,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要强化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以老带新,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队和合力;要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修订教学质量评价细则、教学绩效方案、优秀教师评选细则等,形成正向激励,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作者系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