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千方碱槽下线发运。 荣斌 摄
通讯员 扬开萱 记者 荣斌
机械臂有条不紊地抓起极板半成品放入自动焊接生产线内,桁架样式高速机器人自动开展上下料,触感式水平检测技术自动开展表面处理、平整度检测……日前,在位于扬州综合保税区的天合元氢扬州生产基地内,大干实干的生产氛围很是火热,天合元氢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项目正式投产后,经过20多天的加紧生产,首台千方碱槽成功下线并发运,这标志着天合元氢扬州生产基地已全面具备生产条件。
“目前,客户的需求就是能耗低、体积小、效率高的电解槽。”天合元氢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项目生产负责人卫连国表示,本次下线的碱性电解槽是天合元氢天擎系列二代产品,通过采用创新性的内部结构和行业领先的核心材料,一小时能生产1000标方氢气。“经过基地智慧化全自动产线生产,这款产品电流密度较常规产品提升30%、体积缩小23%、重量减少18%、能耗降低5%,各项性能均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向“数”出发,凭“智”转身,为天合元氢扬州生产基地高速发展注入新动能。据悉,该基地的产线是国内氢能行业第一条实现自动化的产线,由极板自动焊接线、流道自动加工线、板网电极自动焊接线、电解槽组装线四部分组成,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使得生产流程更加高效、精准。“我们的自动化产线融合了自动控制、声光电检测、VI算法、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保障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实现了100%自动化、100%质量自判定、100%产品数字化、100%信息共享的4个‘100%’。”卫连国表示,产线投产后迎来了大批量客户的参观和拜访,目前和海内外一些客户均达成了战略协议和合作意向,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开票销售约15亿元。未来,天合元氢项目有望成为全球产能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集产、学、研、检于一体的综合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打造出园区“数智氢能”崭新名片。
氢能产业是我市“6群13链”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开区氢能产业上中下游重点企业集聚布局,氢能全产业链雏形显现,全区氢能产业基本覆盖上游制氢与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整车和研发等产业链主要环节。在今年第二届氢能产业发展大会上,经开区与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大学合作成立天合元氢扬州氢能产业研究院,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经开区氢能产业目前正处于‘布局+育种’阶段,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经开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园区将聚焦氢能技术开发和产业链延伸,推动氢能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为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助推扬州“613”产业体系建设增添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