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开启“两会时间”,政协委员陆续向大会报到

2025年01月 11日 07:57 | 来源: 扬州日报-扬州网 | 扬州网官方微博

10日,参加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带着一年来深入调研、倾听民声写出的提案和建议,以饱满的参政议政热情,陆续来到大会驻地报到。

政协委员报到现场。司新利 摄

骤降的气温难掩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热情。报到处布置简洁,委员们在引导下依次办理报到手续,现场忙而不乱、快捷高效。

向“新”发力

助力产业冲高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的历史关口,委员们深感重任在肩,大家纷纷研读会议材料,交流提案及建议,怀揣良策为扬州高质量发展,冲刺“双万亿”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王剑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带来的提案聚焦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相关的人才培养。“新能源产业已经是我们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希望通过提案能助力产业再上新台阶。”王剑表示。

向“新”发力,献良策、出实招,已经成为委员们的共识。

“近年来,我围绕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已提出了多件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并被采用。”市政协委员李伟表示,作为律师届的市政协委员,此次大会他带来的提案重点关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建议扬州要用足用好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科创型企业成长。

创新创优

文旅再焕“新”

近年来,扬州的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其中青少年研学游更是热门旅游方式。作为朱自清的家乡,扬州的朱自清纪念馆在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市政协委员朱小涛提出,政府部门可以进一步提升朱自清故居的软硬件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未来,可以对场馆进行升级改造,利用高科技打造多功能厅,让学生们在纪念馆中学习书本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进一步弘扬朱自清先生的文学精神,提升扬州的文化软实力。

“这次我的提案聚焦扬州‘三把刀’文化。”市政协委员黄杰介绍,他建议将扬州商业综合体升级转型,与“三把刀”文化一站式体验相结合,打造文商旅融合的综合载体,让游客一站式深度感受扬州的非遗魅力。

保障民生

关注百姓“关键小事”

如何将“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一直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每次来参会,我都感到亲切、激动,履职热情也愈发高涨。”市政协委员蔡骏表示,城市更新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如何高效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率,解决城市“停车难”是他在履职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此次参会,他也提出相关提案,以增进民生福祉建言。他建议,我市在城市更新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框架,设立专门职能机构,以便更有效地推动城市更新项目落实。

“老年大学现在一位难求,很多老人想要学习却没有机会。”市政协委员刘海春表示,她带来的提案聚焦老年教育的优化资源,建议多设置班级课程的门类,让更多的老年人可以进入老年大学。

“青少年在学校的时间较长,校园伙食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这一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市政协委员周倩表示,她曾在公交车上与一位学生聊起扬州青少年伙食问题,一个共识就是,校园伙食安全卫生工作做不到位,极有可能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我期望通过提案推动政府与学生家长合作,共同提升青少年的就餐环境和营养搭配。”

聚焦人才

积蓄发展潜力

在区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青年人才是各地争夺的关键要素。“我们可以通过细节着手,通过发展扬州线上特色医疗发展,助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市政协委员程倩云带来提案,建议通过“云科普”让更多青年人了解中医,通过移动设备看病买药更智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产业人才留用政策,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和技能型人才来扬,打造青年人干事创业的全新纽带,构建“好地方”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生态体系。

“今年我围绕本职工作,就‘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扬州市构建终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及‘打造技能型社会’等方面带来了一些提案。”市政协委员薛飞表示,作为一名技工教育的从业者,他将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周晗 郑露莎 陈源浩 孙小懿


责任编辑:进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寄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