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通讯员 残联萱 记者 邱凌) 1月10日上午,扬州市“无障碍地图”正式上线。据了解,“无障碍地图”集结了多种功能,针对不同的应用群体,无障碍地图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视障版,一个是轮椅版。
“技术团队共采集了400多公里主城区主要道路,300多处医院、学校、商场、公园、公厕等重点公共场所的数千个无障碍设施数据,通过技术手段,最终形成无障碍地图应用。”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扬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公众号、扬州发布、微信小程序以及手机应用商城都可以找到。
“无障碍地图”就如同一座连接人与无障碍设施之间的桥梁。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障碍地图”最主要的路线查询规划功能,在搜索框输入目的地,就可以规划一条适合视障人士行走的路线,“系统会自动规划步行、公交以及坐车三种出行方式,这几种方式可以根据视障人士的出行需求,智能组合,一键开启无忧出行。”该负责人表示,用户在行进过程中,多元化的周边服务功能,包括附近的超市、酒店、无障碍厕所等,日常需要经常去的地方,还可以通过收藏功能,将所要去的地点放在收藏夹里,非常方便。此外,视障版“无障碍地图”还设置了“随意走”功能,能在视障人士行进过程中播报周边的环境,朝向开关功能则是帮助视障人士确定好方向,实时确认行进角度,防止偏离行进道路。
“轮椅版无障碍地图”针对轮椅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设计,更加注重通达性和路径的可行性。记者注意到地图里采用了三色地图标记无障碍设施可通达性的方案,其中绿色代表无障碍通行,橙色代表有一定困难,红色代表有较大困难。通过颜色区分,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道路的适行性。基于大数据分析,使用者还可以自定义个性化选择出行模式,无障碍地图轮椅版提供了轮椅优先、盲道优先、常规步行及公共交通四种模式,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需求,检索无障碍信息。
据统计,全市有超9万持证残疾人。此外,每年来扬州旅游或出差的残疾人也不在少数。“过去不少残疾人因为缺乏无障碍设施信息,常常面临出行的困扰和畏惧,不愿出门。‘无障碍地图’的上线,是对残障群体出行权的有力保障,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社会生活,与其他人一样享受城市的各种资源。”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